我們經常會碰到這樣一類患者,“我按時吃降壓藥怎么血壓還是降不下呢?”,你是否也有這樣的疑惑,那高血壓患者穩定好血壓的要訣有哪些?究竟是什么原因讓你采取了降壓治療,但血壓仍忽高忽低控制不好呢?接下來我們一起看一下有哪些是容易被大家忽視、未引起足夠重視的因素。
1,你每天的鹽攝入量合格了嗎

高血壓病人要少吃鹽
為什么高血壓患者要少吃鹽?大量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,無論在成年人還是兒童和青少年中,鈉的攝入量與血壓水平和高血壓患病率均呈正相關,多個薈萃分析結果顯示減少食鹽攝入量可降低血壓。我國從南到北食鹽的攝入量呈遞增現象,最多的每日10-15克,最少的也有7-8克,遠遠高于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每日5克鈉鹽的標準。
高血壓患者吃鹽太多,包括腌制的咸菜、咸鴨蛋、調味品、味精等這類隱形鹽,如果進食了過多的這些食物會導致水鈉潴留,引起血容量增加,導致血壓的不穩定,同時也會影響降壓藥物的效果。
2,你戒煙的途中是否總是半途而廢
吸煙會導致血壓升高、心率加快,吸煙者的收縮壓和舒張壓均明顯高于不吸煙者,煙中的尼古丁興奮血管運動中樞,使小動脈收縮,增加外周阻力,導致血壓升高;吸煙刺激交感神經系統,促使兒茶酚胺和血管加壓素分泌增加,引起心率加快、血壓增高。
有研究表明吸煙的高血壓患者機體對降壓藥物的敏感性會明顯降低,從而使得患者不得不加大降壓藥物的劑量或者增加降壓藥物的品種。
3,你是否經常懶得動,導致體重飆升

高血壓病人要注意控制體重
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極易引發超重或肥胖,而肥胖是高血壓的重要危險因素,超重和肥胖可增加高血壓和心腦血管疾病的患病風險,尤其是腹型肥胖。肥胖者發生高血壓的風險是BMI正常者的3倍,BMI平均每增加10 kg/m2,男性收縮壓升高17 mmHg、女性升高14 mmHg。
有些患者在體重減輕后降壓藥物的數量也相應減少了,部分體重標準者甚至停用了降壓藥,因此要管住嘴、邁開腿,將體重控制在正常的范圍內。
4,你是否因工作壓力大而失眠焦慮
高血壓的發病與長期精神緊張、焦慮、高負荷壓力等因素顯著相關,在應激狀態下,心率、血壓、體溫、肌肉緊張度、代謝水平等均可能發生顯著變化。歐洲預防心臟病雜志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,工作壓力加上失眠會導致高血壓患者心血管死亡風險增加2倍。
人體長期睡眠不足或處于緊張狀態,會導致交感神經興奮,使升壓激素持續分泌,血壓的正常節律被打破,致使血壓波動不易控制。
5,你有多久沒有運動了

運動有利于降血壓
運動可以改善血壓水平,有氧運動平均可以降低SBP3.84mmHg,DBP2.58mmHg。高血壓患者定期鍛煉可以降低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風險,通過積極、有計劃的鍛煉,增加能量消耗和基礎代謝,增進心肺功能,降低血壓和血糖,改善血脂異常,控制體重,從而有效預防高血壓和心腦血管病事件的發生。
6,是不是有又沒控制住喝大酒了
過量飲酒會顯著增加高血壓的發病風險,而且其風險會隨著飲酒的增加而增加。限制飲酒可使血壓降低,酒精攝入量平均減少67%,SBP下降3.31mmHg,DBP下降2.04mmHg。由此可見,一邊吃降壓藥、一邊大碗喝酒顯然是不妥的。
7,你按醫囑服藥了嗎

高血壓病人應按照醫囑服藥
患者依從性差也是導致血壓波動大,降不下來的原因,雖然目前高血壓的危害及防治的重要性已得到廣泛重視,但并不是每一個高血壓患者都會依從醫生的醫囑服藥,部分患者因工作繁忙,常常忘記吃藥,或者是只有在出現了頭暈、頭痛等癥狀時才會服用藥物,這種不按醫生要求規律服藥的患者,血壓是很難達到理想效果的。
8,你吃的降壓藥是醫生給開的嗎
不少的患者害怕藥物的副作用,盲目相信某些保健品可以降壓,或者看見別人吃什么藥自己就吃什么藥,這樣只會延誤你的病情。保健品并不是藥品,不能替代藥物,只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正規治療才能控制好血壓。
上述種種原因都有可能會導致患者血壓難以控制,我們不能一邊吃著降壓藥,一邊又持續著不健康的生活方式。每天吃飯仍然是重油重鹽重口味,平時不運動,也不控制體重,或是經常抽煙喝酒,那么即使我們把降壓藥吃下去了,可能也還是無法獲得理想的降壓效果。
即使目前您的血壓還一直沒有降下來,也不需要驚慌,只要堅持遵醫囑,按照醫生的指導來進行調理和治療,并通過現代醫學的科學治療手段,是可以將我們的血壓控制在合理范圍內的。